有一种虫子,长着一对翅膀,体型不大,外形酷像蚂蚁,喜欢出现在夏天的傍晚或者雨前,飞入亮着灯光的寻常百姓家,以至于很多人就以为它是蚂蚁,其实不然,它的学名叫隐翅虫,还上过中央电视台。
最近,这种虫又惹事了!
近日,医院的皮肤科门诊接诊了好几例皮肤溃烂的宝宝,有的甚至差点毁了容。经医生查体、询问,最终诊断这是“隐翅虫皮炎”,顾名思义就是接触了隐翅虫的*液而引起的急性炎症反应。
这并非个例!
小编随手一搜,
这样的案例还很多……
隐翅虫,又称“影子虫”、“青腰虫”,是甲虫的一种,一般具有细长的身体,黑色蚊形。主要的鉴别特征是:鞘翅极短,腹部体节外露,大部分可自由活动。
经常出没的地点:潮湿草地、菜园,或木石阴暗处。
央视也曾经专门报道过隐翅虫——
感染人体有三种途径直接接触要注意
有的市民认为隐翅虫皮炎是由*隐翅虫叮咬所致,其实不然。隐翅虫皮炎是由*隐翅虫体液中的*素与人体皮肤接触引起的。*隐翅虫的*素为强烈的接触*素,为强酸性物质。卵、幼虫、蛹和除翅以外的成虫各部分,都有*素存在,成虫的*素主要存在于体液。
隐翅虫体液感染人体皮肤的途径有三:一是直接把虫体揉碎在皮肤上所致,称为直接感染;二是虫体的碎片污染了手指,再由手指去摸其它部位导致的感染,称为间接感染;三是虫子隐藏在衣物、洗脸帕中,使用时把虫体搓烂使*液沾污在上面,接触皮肤后导致感染。
那么,隐翅虫会致命吗?答案是不会!专家表示,接触*隐翅虫体液后,皮肤会发生皮炎,皮炎的严重程度与我们接触到的*液多少有关。皮炎发生部位往往出现瘙痒、灼痛等症状,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发烧等全身症状。病程一般一周左右,皮损干燥,结痂,脱落而愈。除局部可暂时遗留色素沉着斑外,一般不会留下后遗症。隐翅虫皮炎导致的皮损大部分只在皮肤表面,发生隐翅虫皮炎之后,只要我们不去使劲抓挠引起皮肤的再次细菌感染,炎症经正规治疗会很快痊愈,不会危及生命。
隐翅虫喜欢在哪些地方出没?
每年每年夏季7、8月活动最频繁,昼伏夜出,有趋光性。
在一些空旷的广场或者周围花草树木很多的地方,隐翅虫都有可能出没,比如说河畔公园,小区绿化带等等。
遇到隐翅虫我们该怎么办?
发现身上有虫子,千万不要“一巴掌拍死”,可以轻轻吹走,或用其他东西把虫子轻轻拨掉。如果孩子被咬,家长该做什么?尽快用肥皂水(碱性)冲洗患处皮肤,可外用炉甘石洗剂,并尽快前往皮肤科就诊。如继发感染,则需抗炎治疗。
这么小的*虫,该怎么防?
1、保持室内外卫生;
2、睡前检查床铺,关灯睡觉,少开窗;
3、在外晾晒过的衣物收回时也要仔细检查;
4、户外活动时少去草地、树木多的地方,注意防护,外出时带好驱虫防蚊用品,如风油精、花露水等。
这些虫子要小心来源:江苏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