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到了,又到了各种虫子猖獗的时候。听说过恙虫吗?这种看似毫不起眼的小虫子,如果被咬了却有可能丧失姓命。
近日一名3岁左右的小男孩被恙虫咬,出现了发热、咳嗽等症状,他的父母一开始以为只是普普通通的感冒,谁知道病情却越来越严重了,甚至最后都住进了重症室。经过多天的抢救,目前孩子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
只是被小小的虫子咬上了一口,竟然会变成这样,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选择去相信。说到这,民福康就要给大家科普一下了。
据民福康了解,恙虫又称恙螨、沙虱,能传染恙虫病,其幼虫主要寄生于鼠类、鸟类、哺乳动物及人类。恙虫体型非常小,大小不到1毫米,不细看容易被人忽视。
恙虫地成虫对人的危害极大,它们通常会叮咬会阴、腋窝、腹股沟等人体隐蔽部位。被它叮咬后能将病原体传播给人或动物而引起发病,延误治疗的话,能让人发热并引发发心肌炎、胸膜炎、脑炎以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得恙虫病,通常得恙虫病的患者都会有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叮咬人体的恙螨体内有恙虫立克次体,二是被叮咬者抵抗力较弱。
如果这两个条件都具备,经过4~21天的潜伏期后,被叮咬者就会出现发烧的症状,体温持续在39~40摄氏度左右。
但是因为恙虫病的首发症状是高热,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对此要注意,如果高热症状对症治疗却一直不能缓解,又找不到原因,那恙虫病就要纳入考虑范畴。
春夏季是恙虫的高发季节,特别是在雨后潮湿的地方,恙虫会频繁出没。而且恙螨叮咬多发生在野外丛林、田间草垛等地带,在城区、郊区都可能分布,所以去这些地方一定要注意,最好穿上长裤,特别是小孩,家长一定要做好防护措施,在暴露的皮肤、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一些驱避剂。
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加注意,要经常清洁居室的被褥、衣服和环境,保持一个清洁物环境。平时可经常适当用来苏水或其它消*液擦洗地面。
被虫叮咬后患上怪病的案例并不少,尤其夏季高温湿热,夏季常见的几种*虫我们该如何防范?
夏季如何防范*虫?
吸血蠓
吸血蠓,一种体型较小的昆虫。这种虫子常在山林或植被茂盛的场所活动。“这种虫子下雨时一般不活动,喜欢在日出前、日落后出来活动,当人夜晚入睡了,它们也‘入睡’。”
据这种叮咬人时,会使用骨片割伤皮肤吸血。人被叮咬后,具有灼烧疼痛,在叮咬部位周围形成红色条带,有些还会引起过敏反应。“要预防这种虫子的叮咬,大家在家中可选择网孔小于3/4毫米的纱窗或纱门。户外旅游时,可在暴露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并在衣物上喷洒驱避剂或氯氰菊酯杀虫剂。”
跳蚤
被跳蚤叮咬有别于被蚊虫叮咬,皮肤上常有一红点,且不止一处,被叮咬的部位多在膝盖以下之小腿。
有专家表示,跳蚤在叮刺吸血时会分泌唾液随口器注入皮下,以防止宿主的血液凝固。唾液中含有的某些变应原物质,容易导致宿主局部皮肤产生变态反应。轻者痒感不久就可消失,重者局部皮肤会出现丘疹、风疹,奇痒难受。”针对饲养有宠物的家庭,应常给宠物洗澡。如果发现跳蚤,应用杀虫剂(溴氰菊酯等)进行灭杀,其虫卵和蛹可用吡丙醚、烯虫酯等喷洒处理。
隐翅虫
隐翅虫,长0.6~0.8厘米,全身被覆短毛,头呈黑色,胸部橘*色,鞘翅青蓝色,腹部大部外露,末端2节黑色。这种虫子昼伏夜出,爬行速度很快,还会飞。隐翅虫的体液和生殖器内含有一种*素,在被打碎或压碎后,会使一种强酸性*汁接触皮肤,数小时内可引起皮炎反应。隐翅虫进入人眼,可能会引起结膜炎。
对于这种虫子,防该虫要尽量减少身体暴露部位,发现隐翅虫爬附时不要用手捏或拍击,应将其抖落在地上,用脚踩死;接触后应洗手,用肥皂水清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