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
明
节
清明节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重要传统节日。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清明节在历史发展中融合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传说寒食节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节日。清明节在唐宋时期融汇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杂糅了多地多种民俗为一体,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
小视频:清明节的由来
放假通知亲爱的家长:
您好!
清明小长假就要到了,根据区教育局通知精神及国家节假日放假规定,现将我园年清明节假期安排通知如下:
4月3日(周六)起放假;4月6日(周二)正常入园。_年04月
_日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_____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_假期温馨提示
清明假期,建议各位家长做好疫情防控、孩子的品德、安全和学习教育:一、传承红色基因
致敬建*百年,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抓住传统教育的良好时机。
利用清明节带孩子瞻仰先贤,学习英模事迹,弘扬红色文化,培养良好的品质,珍惜幸福生活,立志报效祖国!
二、文明祭扫
倡导文明节俭的祭扫方式,扫墓是对祖先和已故亲人表示深切怀念的重要方式。
建议用以献一束花、植一棵树,清扫墓碑等有益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方式寄托哀思、祭奠先祖,弘扬社会新风气。
三、安全踏青
1、防腹泻。
有些家庭出游,喜欢自带熟食,或者在外野餐。但需注意旅途中食物最易腐败,千万注意饮食安全。出外旅游最好携带有密封包装的食品,尤其是肉类食品,比面包、饼干类食品更容易变质。打开包装的食品应尽快吃完,在没有冷藏设备的情况下不要搁过夜,吃不了宁可扔掉,不要因为怕浪费而勉强吃下,或留着过后再吃。
2、防日光性皮炎
很多春季出游的人,都会发现,在户外玩的时候只顾着开心,但回到家后,皮肤又痒又痛。专业医生提醒,日光性皮炎通常会在春季初次受到较强日晒后发病。多数人表现为在面、颈、前臂、手背等部位出现红斑、丘疹、风团或水疱等皮疹。
3、避免拥挤场合
老人和儿童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外出旅途中在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等候区,尽量在空气流通的空间等候。
4、养成卫生习惯
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起居习惯,天气温差较大,随时增减衣物;要勤洗手,如旅行期间洗手困难可携带免洗手部消*液。
5、防昆虫叮咬
昆虫开始活跃,郊外旅游应注意防蜱虫等昆虫叮咬,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如需进入此类地区,应当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长袖衣服;扎紧裤腿或把裤腿塞进袜子或鞋子里。
6、不招惹流浪犬
不招惹陌生宠物、流浪犬等,一旦被咬伤,及时到正规狂犬免疫预防门诊注射狂犬疫苗。
四、卫生保健
1、做好幼儿春季传染病预防工作。
清明假期正值春天,是各种春季传染病高发季节,节日期间家长们做好各种疾病预防工作。引导孩子们注意个人卫生,积极锻炼身体,确保身体健康。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安全,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不暴饮暴食,少吃生冷食品,不要、不吃、不喝陌生人给的东西。
同时要做好卫生防疫工作,防止食物中*,不吃路边无证经营摊贩的食物。
3、加强假期外出安全教育。
孩子应时刻在家长的视线与监管范围内,不把孩子单独留在室里、车内,不让孩子在无成年人陪同情况下外出活动。
带孩子外出时,切记“珍爱生命,安全第一”,注意交通安全,遵守交通规则。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