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咬皮炎
夏季带来了解暑的西瓜,清凉的冰淇淋,但也带来了夏日里的蚊虫。孩子们无论在家中还是公园里,只要露出皮肤,那么蚊虫总会盯住他们,送给孩子奇痒无比的“红包”,这种“红包”到底是什么“包”?
这就是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以症状而命名的皮肤疾病,它还有一个更通俗的名称叫虫咬性皮炎。本病与昆虫叮咬有关,主要由蚊、蠓、臭虫、跳蚤、虱、螨等昆虫叮咬后所致的过敏反应引起。
皮疹多发于躯干、四肢伸侧,可成群出现或散在发生。皮疹为绿豆至花生米大小的梭形红色风团,形似纺锤。皮疹的顶端常有小水疱,少数人可为紧张性大疱。幼儿患者红肿明显,常伴巨痒甚至影响睡眠。小患者们只好不停挠痒痒,但搔抓后有继发感染的风险。皮疹一般1—2周消退,但此期间被蚊虫叮咬后可能又有新的皮疹出现,所以常见新旧两种皮疹同时发生。
如何防治?
防止蚊虫叮咬是避免长“包”的第一道防线: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勤打扫,勤换衣被;夏季少去花木茂盛的地方,外出做好防护措施,如穿上今年最流行束脚的“防蚊裤”,喷上驱蚊水或佩戴有驱蚊效果的各式手环、脚环。
已经长了“红包”也不用担心,可在医生指导下外用炉甘石洗剂、激素软膏,口服抗组胺药物。若有继发感染可给予抗生素。另外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儿童年龄增长,该病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会降低,这是因为反复叮咬可产生脱敏反应,妈妈再也不担心我长“红包”了。
关于防蚊手环的小贴士
驱蚊手环是由硅胶或超微纤维纺织布结合植物精油或人工合成驱蚊精油调和而成,靠精油慢慢挥发来驱蚊。
驱蚊手环是交“智商税”吗?判断驱蚊产品是否有效,要看佩戴或喷涂驱蚊产品4个小时内是否被蚊虫叮咬,而驱蚊精油只是暂时让蚊虫趋避。
上海疾控中心曾经做过一个关于驱蚊方面的实验,不用驱蚊手环,可能被叮咬10个包,用了之后,叮咬的包有五六个。对于不挨叮这个前提而言,这样的结果显然达不到预期效果。并且随着驱蚊成分的精油的慢慢挥发驱蚊效果也是有一定时效的,根据不同厂家制作的工艺不同,有效期不同,需要及时更换。
成大附院就医攻略:
?就医攻医院·交通篇
?就医攻医院开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