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抓!抓!明明父母均无异位性皮肤炎病史,但一对幼儿园小兄妹却严重过敏,因全身瘙痒,不自觉的用力抓,可以用‘体无完肤’来形容,小妹妹才4岁,一度抓破脚底,不停渗血,必须包扎纱布。
异位性皮肤炎为慢性与反复发作的皮肤瘙痒发炎疾病,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基因、环境诱发因子与个人免疫及体质。
孩子对环境和食物有过敏反应
不过,问诊后发现,小兄妹的父母都没有异位性皮肤炎病史,这种情形并不常见,进一步检验发现,两人对于环境中的霉菌、灰尘、尘螨,以及猫狗毛屑,都出现剧烈过敏反应,至于小麦、花生、带壳海鲜等常见过敏食物,也有轻微过敏反应。
小兄妹的母亲在诊室表示,两个孩子都在2岁起出现皮肤瘙痒症状,起初只有脸部皮肤小面积泛红,一感觉痒,就忍不住抓;4、5岁后皮肤搔痒范围越来越大,而抓痕迹也越来越严重。
小兄妹看过中医、西医门诊,接受各种异位性皮肤炎的治疗,也试过减敏保健产品,涂抹保湿乳液,但效果都有限,没多久又复发。
兄妹两人症状严重,除了手肘弯、膝盖窝外,连肚子、背上、脸上与四肢,处处可见被抓破皮的病灶,皮肤粗糙,甚至苔藓化,周遭皮肤色素沉着或有疤痕化组织,小妹妹症状相较严重,皮肤症状严重。
抽血检测发现,小兄妹两人免疫球蛋白E(ImmunolobulinE,简称IgE)都超过,引发异位性皮肤炎可能的过敏原多达二十多项。
缓解异位性皮肤炎必须三管齐下
缓解异位性皮肤炎必须从药物、饮食与环境三管齐下,小兄妹病情严重,必须使用免疫制剂、抗组胺与类固醇制剂,改善过敏。
在饮食上,应该避免吃甜食、油炸食物,以及喝含糖饮料,多吃富含维生素C及微量元素锌(Zn)的绿色蔬菜跟水果。居家环境则须减少灰尘、勤换寝具,以减少尘螨曝露。
严重异位性皮肤炎患儿必须长期调理,在家长充分配合下,两名小朋友在治疗1个多月后,瘙痒症状获得控制,逐渐好转,哥哥食欲变好,体重、身高都有增加,进步明显。
过敏儿容易长不高、吃不胖,原因在于食欲变差,如果胆固醇摄取不足,就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此外,受伤皮肤为求快速复原,也会消耗许多热量,造成发育迟缓。
END
阅读推荐
产检时医生说你孕酮低,可有解?
朋友圈热传的孕育文章,妈妈知道这些你就不会轻信!
科学育儿
婴儿床在家里摆放有讲究,这关系着宝宝的安全和健康
◆◆◆◆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进入鸽子医生育儿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