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导:本文主要科普湿疹用药,但是不建议自行购买药物使用,毕竟如何治疗是医生的专业。
湿疹,就是特应性皮炎,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通常初发于婴儿期,1岁前发病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0%。根据在不同年龄段的表现,分为婴儿期(出生至2岁)、儿童期(2~12岁)、青少年与成人期(12~60岁)和老年期(60岁)四个阶段。婴儿期:皮损多分布于两颊、额部和头皮,皮疹以急性湿疹表现为主,后逐渐蔓延至四肢伸侧;儿童期:多由婴儿期演变而来,也可不经过婴儿期而发生,多发生于面颈、肘窝、腘窝和小腿伸侧,以亚急性和慢性皮损为主要表现,皮疹往往干燥肥厚,有明显苔藓样变;青少年与成人期:皮损与儿童期类似,也以亚急性和慢性皮炎为主,主要发生在肘窝、腘窝、颈前等部位,也可发生于躯干、四肢、面部、手部,大部分呈干燥、肥厚性皮炎损害,部分患者也可表现为痒疹样;老年期是近几年来逐渐被重视的一个特殊类型,男性多于女性,皮疹通常严重而泛发,甚至出现红皮病。
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临床诊断标准:①瘙痒;②典型的形态和部位(屈侧皮炎)或不典型的形态和部位同时伴发干皮症;③慢性或慢性复发性病程。同时具备以上3条即可诊断。如下图的表1和表2是湿疹的表现极其意义。
湿疹用药治疗:
一、外用药物治疗:
(1)外用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强度大概分为四种:TCS强度一般可分为四级(超强效:0.1%氟轻松乳膏、0.05%氯倍他索乳膏;强效:0.05%卤米松乳膏、0.05%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0.1%戊酸倍他米松乳膏、0.25%去羟米松软膏剂及乳膏;中效:0.05%丙酸氟替卡松乳膏、0.1%糠酸莫米松乳膏、0.1%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0.1%曲安奈德乳膏;弱效:氢化可的松乳膏、0.05%地奈德乳膏/软膏。
(2)外用钙调神经磷酸酶抑制剂
1%吡美莫司乳膏和0.03%及0.1%他克莫司乳膏,吡美莫司乳膏多用于轻中度,他克莫司乳膏多用于中重度。
(3)其他外用药:氧化锌油(糊)剂、黑豆馏油软膏等也有效;生理氯化钠溶液及其他湿敷药物对于急性期的渗出有较好疗效;外用磷酸二酯酶4(PDE4)抑制剂软膏已在美国获批治2岁及以上轻度至中度特应性皮炎。
二、系统性治疗
(1)抗组胺/抗炎症介质药物:严重患者或伴有严重瘙痒或荨麻疹的患者可给予二代抗组胺药;6个月的急性发作期患儿,如果患儿伴有严重睡眠障碍可给予一代抗组胺药。
(2)抗微生物治疗;抗生素、抗病毒药。
(3)糖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剂:环孢素、硫唑嘌呤、霉酚酸酯以及甲氨蝶呤。
(4)急性期控制症状:硫代硫酸钠、复方甘草酸苷针剂。
这么多医学名词是不是晦涩难懂啊,本文作用主要是科普,不是让大家成为医生。
资料来源:
[1]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免疫学组,特应性皮炎协作研究中心.中国特应性皮炎诊疗指南(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81-88.
[2]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儿童皮肤病学组.中国儿童特应性皮炎诊疗共识(版)[J].中华皮肤科杂志,,5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