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这个名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详,但皮炎湿疹类疾病其实是一类很广泛的皮肤病,包括脂溢性皮炎、接触性皮炎、特应性皮炎、瘀滞性皮炎、神经性皮炎、乏脂性湿疹等等。其中,特应性皮炎是一种与遗传过敏体质有关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湿疹样皮损以及瘙痒。
这类患者自身或其一级亲属往往有其他过敏性疾病,例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结膜炎等,而且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原特异性IgE常为阳性。目前认为,皮肤屏障功能障碍、免疫异常、皮肤菌群紊乱等因素是本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对于这类疾病,急性、慢性发作时,药物治疗是必要的,但是平时的基础治疗是预防复发、促进疾病好转必不可少的环节。
那么下面就来看看特应性皮炎的基础治疗吧:
洗-首先是“洗浴”:不知寒冬天大家是否都喜欢用滚烫的热水洗澡?对于特应性皮炎患者,洗浴温度在32℃~37℃、洗浴时间在5~10min、洗浴频度以每日或隔日1次为宜。洁肤用品推荐使用低敏无刺激的、pH值最好是接近正常表皮pH(约为6)。
护-关键的环节“恢复和保持皮肤屏障功能”:外用保湿润肤剂是其基础治疗,保湿润肤剂不仅能阻止水分丢失,还能修复受损的皮肤屏障,减弱外源性不良因素的刺激,从而减少疾病的发作次数和严重度。建议患者选用合适自己的保湿润肤剂,足量多次使用,沐浴后在皮肤还未干前使用。冬季可选用富含脂类的润肤剂。
食-食物干预:据研究,5岁以下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为牛奶、鸡蛋、小麦、花生和大豆;5岁以上儿童常见食物过敏原为坚果、贝壳类和鱼;青少年和成人食物过敏少见,个别人有花粉相关食物过敏。如果食物和皮疹间的因果关系明确,建议避食4~6周,观察皮疹改善情况。除非食物和发疹之间的有明确的因果关系,否则不推荐盲目避食,过度避食可导致营养不良。但该类患者需避免饮酒和辛辣食物等刺激。
居-改善环境,避免接触过敏原:尽量避免各种机械、化学物质刺激,如搔抓、摩擦、毛织物、漂白剂等刺激,及时清除汗液对皮肤的刺激;避免过度干燥和高温等刺激,适宜居住温度为18℃~22℃;控制环境中致敏物,如尘螨、动物皮屑、花粉等。变态反应性接触性过敏反应在特应性皮炎患者中常见,发生率约6%~60%,因此该类患者要避免接触常见的接触致敏物,如镍、新霉素、香料、甲醛、防腐剂、羊毛脂和橡胶等。
如果你属于特应性皮炎这类人群,要想皮疹好得快、不复发,以上的基础治疗请务必做到哦!
崔勇教授科普团队(本篇执笔人:宁小荔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