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皮炎

首页 » 常识 » 问答 » 爬山归来5岁娃双腿长满水疱
TUhjnbcbe - 2024/7/13 20:07:00

指导医生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院长、主任医师江连枝

■融媒体记者许奕梅

近期高温潮湿气候持续,蚊虫繁殖速度加快,不少市民被蚊虫叮咬后,皮肤病随之而来,奇痒无比苦恼不已。医生提醒,丘疹性荨麻疹近期多发,要注意防蚊驱虫,而“飞行的硫酸”隐翅虫开始进入活跃期,市民遇蚊虫叮咬时,千万不要直接拍死。

隐翅虫皮炎

丘疹性荨麻疹孩童常见

抓破水疱易引发感染

日前,5岁男童小斌(化名)周末跟着父母到山上玩。回家后家人发现,孩子暴露的双腿上长出许多红疙瘩状的皮疹。夜里入睡后,小斌一直翻来覆去哭闹难眠,腿上起了花生米大的水疱,瘙痒难忍。孩子一痒就去抓挠,第二天大人看到有的水疱已被抓破流脓。

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院长、主任医师江连枝介绍,近段时间泉州持续高温潮湿,皮肤门诊每天能接诊一二十例身上长了“红疙瘩”的患者,学龄期儿童较多见。这样的丘疹性荨麻疹是一种由昆虫叮咬诱发的过敏性皮肤病。这个季节跳蚤、螨虫、臭虫等都可能诱发此症,叮咬时虫子注入人体皮肤的唾液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一般好发于小腿、手前臂、腰背部等部位。

“起水疱后尽量避免抓挠,预防破溃后诱发感染,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江连枝称,被叮咬部位会出现红肿、风团,伴有明显瘙痒或轻度麻木、刺痛,12小时后可能起水疱。被蚊虫叮咬后要避免搔抓,以免继发感染、抓伤、瘢痕。处置不当或处置不及时,症状、皮疹可能加重,有的高敏体质患者还可能发展为全身严重过敏反应。

丘疹性荨麻疹

隐翅虫进入活跃期

被叮不拍打立即冲洗

“临近7月,隐翅虫比较活跃,要留心被叮咬。”江连枝介绍,隐翅虫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外形类似蚂蚁。隐翅虫皮炎多发于夏秋季,雨后闷热天更多见,常发生在面部、颈、四肢及躯干等暴露部位。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隐翅虫如停留在皮肤上不会咬伤皮肤,但如果搔抓或拍死压碎隐翅虫后,它体内的一种强酸性毒素会释放,引起皮肤急性炎症,被称为“飞行的硫酸”。被叮咬后会在接触部位出现点、片状或条索状红斑,患者会有明显的瘙痒,红肿灼痛感。之后红斑上会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脓疱融合成片,还会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

“一旦被它叮咬,别拍它。”江连枝提醒,隐翅虫一般夜间活动,有明显的趋光性,进入室内在灯下飞行,如果它跌落、停歇在人体上,不要拍打或捏碎,可将它吹落或抖掉。万一被叮咬,可及时用肥皂水冲洗5分钟,局部涂抹对症止痒炉甘石洗剂或糠酸莫米松乳膏、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等激素类药膏。若有感染,及时抗感染治疗。隐翅虫皮炎消退后容易出现色素沉着斑,但一两周后会逐渐消退,市民不用太过担心。

夜间关纱窗罩好蚊帐

外出远离蚊虫滋生地

江连枝指出,预防丘疹性荨麻疹、隐翅虫皮炎等皮肤疾病,居室内外要做好环境卫生,消除周围的杂草垃圾杜绝蚊虫滋生。居家换季草席里可能有虫子,要充分消杀晾晒后再使用,避免潜藏螨虫等。

隐翅虫等喜欢昼伏夜出,晚上室内开灯时要关好纱窗,睡觉罩好蚊帐。进入长时间无人居住的房间、碰到长期不打扫的杂物堆也要留心可能有跳蚤、臭虫。

夏季出门,爬山、户外露营时要做好对各类蚊虫的防护。外出时建议穿浅色长衣长裤和袜子,全身遮盖防护。随身携带驱蚊设备,儿童嬉戏玩耍时,尽量远离草丛、树下、水塘等蚊虫滋生地。有被叮咬出现过全身过敏反应人群,最好备好止痒抗炎药膏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蔬菜中含有一些蚊子不喜欢的气味物质,如β-胡萝卜素、大蒜中的辛辣味道等。当食用这些蔬菜时,这些成分会被人体皮肤散发出来,起到一定驱蚊效果。西红柿内的多酚类物质能发挥抗氧化和抗炎作用,减少蚊虫叮咬带来的炎症和不适感。

1
查看完整版本: 爬山归来5岁娃双腿长满水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