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桌有罪?
课桌是我们人人都用过的东西,它能有什么罪过,把人碰了、挤了、压了,这都是桌子的责任?
今天这个故事,还真是课桌引起的。
那是我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不久,邻居叔叔带来一个小女孩,是他的亲侄女,家在洋县农村,有皮肤病,让我看看。
孩子上小学,穿戴打扮一看就是个农村小姑娘,孩子的病不复杂,就是一个皮炎,病变在双肘伸侧,以红斑丘疹为主要损害,对称分布伴瘙痒。
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皮炎,怎么大老远的从洋县到汉中来看。
邻居叔叔是个领导干部,他告诉我,小姑娘聪明懂事,学习很好,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的前几名,他们一家非常喜欢。
这个病有好年了,从上小学开始,每年到夏天就发生,到了秋冬就好了,医院都看了,说法都差不多,吃药就见效,回到学校就又犯了。
我一听,觉得这个皮炎有点特殊,就详细检查问诊,问来问去摸不到头绪,就常规开了些药,临走我叮嘱邻居叔叔有什么情况一定和我联系。
两天后邻居叔叔告诉我,孩子的病好了,回洋县去了,我心里暗暗得意,本人出手不凡,药到病除。
过了两周,邻居叔叔告诉我,孩子的病开学后又犯了,和以前一样,要上学,不能来汉中,让我开点药带回去,以后又来开了几次药,每次都是吃药就好,停药就复发。
我把这个病例想了又想,每一次的检查问诊细节,都像过电影似的仔细过了几遍,又把我手头上的参考书翻了又翻,查了又查,我的诊断治疗都没有错呀,怎么治不好,我百思不得其解。
到了秋天,天气转凉,穿上了长袖衣服后,孩子病又好了。他们又找了很多医生,有的说是夏季皮炎、是火、是湿疹、是湿热等等,说法不一,不管哪个医生看,都是这个规律,吃药就好,停药就发,秋凉就自愈。
这还真是一个怪病,就这样反反复复又过了两年。
这年秋天,孩子又来了,我想这不是夏天呀,怎么又来了,心里正在想着,女孩就进来了。
孩子面部、四肢布满红斑、丘疹、糜烂、渗出,脸肿的都变了型。
孩子的爸爸说,星期天孩子上山参加秋收,在一颗大树底下坐了一会,回到家就成这样了。我问是什么树,回答说是漆树,那么多人都坐在那里没事,她坐了一会就不对了。
病情很清楚,是接触性皮炎,漆树引起的,女孩对漆高度过敏。
经过几天治疗,很快痊愈。
女孩对漆过敏,我联想到她的顽疾,那个反复发作的皮炎。
我立刻想到了漆,我问他父亲,家里有没有漆或漆木家具,父亲肯定的回答,没有。
这几年,我把能想到的病因都想到了,就是没想到漆。女孩对漆过敏,一定是它。
我告诉她父亲,回去好好的查找和漆有关的东西,巡着孩子生活轨迹认真的查找。
几天后传来消息,女孩用的课桌的桌面上有一块漆木版。
当时农村学校课桌的桌面,是用木板一块一块拼接的。
那块漆木版很可能就是致病的病因,于是就建议她和别的同学调换了桌子。
到了来年夏天,女孩的皮炎果然没有再复发,折磨了女孩几年的顽疾,换了张桌子就好了,你说这是不是课桌的罪过。
原来那里农村学校的孩子,入学时老师会发给你一个课桌,一个凳子,一直要用到你毕业,这中间要是丢了坏了,家长是要负责任的,等你毕业不用了再分给别的学生用。
女孩的父亲告诉我,那张桌子的桌面被磨的油光发亮,也不知用多少代学生。
我们的教科书上关于接触性皮炎的治疗,第一条讲的就是要积极查找病因,从字面上这行字不难理解,真正要做到,还真是不容易的。
若干年后,邻居叔叔来找我看病,我见到了当年那个小女孩,这时的她已考上重点大学,衣着朴素,端庄秀丽,亭亭玉立,变成个漂亮的大姑娘,不说我根本认不出来。
大家谁也没提当年看病的事,可能已经在她的记忆中淡忘了。但是我做为一个医生,把这件事中的每一个细节牢牢的记在心里,就像昨天发生的事一样历历在目。
作者简介:沈玉山陕西省第三届名中医、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汉中市首届名中医。研究方向:白癫风、*褐斑、银屑、痤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