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皮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又到暴发季湘潭人警惕,这东西碰不得
TUhjnbcbe - 2023/12/20 23:59:00
白癜风怎么冶 http://m.39.net/news/a_5798365.html

春季雨水增多,各种蘑菇也进入了生长旺季。

前段时间,湘潭县乌石镇一村民在家附近采摘野生蘑菇食用后,出现中*反应,所幸症状较轻且就医及时,未酿成大的事故,这是今年湘潭市第一起误食野生蘑菇中*事件

我国约有*蘑菇多种,其中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30多种,*蘑菇*性非常强,中*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日光性皮炎型五种类型,其中脏器损害型最为严重,死亡率极高。

野生蘑菇是否有*,公众难以识别,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湘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举办有奖问答活动,再次提醒广大市民,不采不食野生蘑菇。

*蘑菇相关知识

野生蘑菇种类繁多,有*无*蘑菇仅凭肉眼难以辨别,一旦误采误食,发病急,无特效药物,病死率高,对群众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危害极大。野生蘑菇无法通过外观和气味辨别是否有*,切记勿采勿食、不买不卖品种不明的野生蘑菇,不要轻易相信网络和社会流传的鉴别有*野生蘑菇的方法。一旦发生中*症状,要立即催吐,立即送医,并提供误食蘑菇实物或图片。

一、蘑菇中*类型

蘑菇中*属于有*植物性食物中*,中*的类型有不同的划分方法,按中*的症状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类型:

1.胃肠型:潜伏期为30分钟至6小时,有恶心、剧烈呕吐、腹泻等症状。主要有*成分为胃肠*素,如蘑菇酸。

2.神经精神型:潜伏期10分钟至2小时,除胃肠炎症状外,尚有流涎、流泪,严重者可出现幻觉、精神错乱等。主要有*成分为神经精神型*素,如*蝇碱,一般在食后出现大汗、流涎、流泪,瞳孔缩小,脉缓,呼吸急促等症状。

3.溶血型:潜伏期为6至12小时,可出现急性贫血、*疸、肝脾肿大。主要有*成分为溶血型*素,如鹿花蕈素,有强烈的溶血作用。

4.脏器损害型:潜伏期10至24小时,临床上分潜伏期、胃肠期、假愈期、内脏损害期和恢复期。应特别注意假愈期,此时病人无任何症状,但*素正向肝肾内脏侵犯,病情恶化较快,可导致死亡。主要有*成分为肝肾损害型*素,如*伞肽类和*肽类,*伞肽的致死量低于0.1毫克/公斤体重,而*肽则为2毫克/公斤体重。所以一个约50克的白*伞菌体足以*死一个成年人,这些*素对人体内肝、肾、血管内壁细胞、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其他组织细胞的损害极为严重,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致死率达到90%以上。

5.光过敏性皮炎型:潜伏期约24小时,与光接触部位皮肤肿胀,指尖剧痛、指甲根部出血,嘴唇肿胀外翻。主要有*成分为光过敏感物质卟啉类。

二、注意事项

1.如何识别。一看颜色,有*蘑菇一般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采摘后易变色。二看形状,无*的蘑菇通常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柄下部无菌托,上部无菌轮;有*的蘑菇往往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柄上有菌轮、菌托,菌柄细长或粗长,易折断。三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株,无*的一般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的往往稠浓分泌物,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四闻气味,无*的蘑菇一般有特殊香味,有*蘑菇常有怪异味。

2.野生菌不要混合食用。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没*的菌会变成有*的。加工时一定要小心,像食用牛肝菌,最好的办法就是先煮熟,将*性减低。

3.炒熟炒透后再吃。最好买曾吃过的且没有发生任何危险的菌,买来后应炒熟炒透后再吃。如果把没有弄熟或者炒菌的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谁吃到这些菌子,就可能发生中*。

4.吃菌同时不要喝酒。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素引起中*。

5.出现症状立即就医。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幻视、幻医院治疗,如果来不及就医,应立即用简易的方法和容易找到的药物,进行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急救处理,尽快排出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从而减轻有*物质的吸收,防止病情加重。经过处理,医院进行诊治。

湘潭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温馨提醒:

这几种蘑菇有*,请不要采食!

珍爱生命,远离野生*蘑菇!

再次提醒: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不要采食野生蘑菇!

来源:湘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1
查看完整版本: 又到暴发季湘潭人警惕,这东西碰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