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皮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小站丨放假去野营,胳膊却被咬成沙 [复制链接]

1#
潮新闻客户端记者何丽娜通讯员杨丹“医生,我胳膊莫名肿起一大块。”五一假期刚过一半,金女士(化名)就急忙来到潮新闻·钱报健康小站、杭州市上城区丁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找到全科医生王玲娟求助。原来,平时工作繁忙的金女士许久没出去玩了,这不趁着小长假,就约上三五闺蜜到户外野营。没想到刚和闺蜜找了处花团锦簇的小溪边“安营扎寨”,坐下两三小时,就被虫子“盯上”了,冷不丁一口,金女士越挠越痒,越痒越挠,胳膊就肿成沙包。丁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王玲娟医生仔细查看金女士手肘外侧的风团样皮疹后,判断这是“丘疹性荨麻疹”,便给予相应治疗。丘疹性荨麻疹,也被称为虫咬性皮炎,是指昆虫在叮咬皮肤后,将口器刺入皮肤吸血或将毒汁注入人体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元凶”多为节肢类昆虫,如蚊、蠓、螨虫、臭虫、跳蚤、虱、蜘蛛、蜂、刺毛虫等。“这种皮肤病在近期较为常见,与夏季来临,人们衣着清凉,户外活动增加关系密切。”王玲娟医生介绍,该病多发生于暴露部位,通常表现为红色水肿性丘疹、风团样丘疹,顶端可出现水疱,呈散在或成群分布,可伴烧灼或痒痛感,若情况严重可引起血管神经性水肿,局部还可发展为红肿硬结。丁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供图为此,医生特别提醒:假期出行前,定要做好防护措施,不慎被咬后,切勿抓挠以免引起感染,可用药止痒。如果在野外遇到不认识的虫子,切记不要“一拍了之”,可轻轻吹掉或用其他物品将虫子拿掉。万一接触隐翅虫,千万不要再用手触碰其他部位,应立即用肥皂水反复清洗;如已出现因该虫所导致的皮炎,请尽早就诊。“转载请注明出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