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性皮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健康快报,研究发现盐可引起过敏导致难治的 [复制链接]

1#

年2月20日,顶级学术期刊《科学》系列的《转化医学》,发表了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病毒研究所团队的论文,研究结果发现,氯化钠,也就是食盐的成分,可以诱导人类的T细胞产生2种特殊的蛋白质,是导致特应性皮炎的病因。咱们现在就来解读这项成果。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花粉症和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率都增加了2倍多,虽然,通过基因测序等研究,发现了相关的基因变化。但是,学界普遍认为,基因变化无法解释发病率的暴增,因为群体基因改变是缓慢的过程。因此认为,这种结果是由环境或行为引起的。从生活方式来看,过去几十年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改变,快餐消费急剧增长,而进食快餐,带来的显著饮食要素变化就是盐摄入的增加。这是德国学者将研究方向瞄向盐的背景。

德国学者选定的研究对象是特应性皮炎。特应性皮炎被医学界认为是最难对付的慢性皮肤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以美国为例,有万成年人及万儿童罹患该病,这种疾病以湿疹样皮疹伴剧烈瘙痒及反复发作为特点。所谓特应性是指,患这种皮炎的人也同时有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等家族性倾向;对异种蛋白过敏;有血清中的IgE升高及血液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有研究发现,特应性皮炎的相关症状可持续到11岁到20岁,甚至更久,或许是1种终生疾病;同时,患者还会有代谢综合征及睡眠紊乱,因疾病折磨及病耻感,自杀率要比正常人高出44%。

特应性皮炎,虽经多年研究,但其病因一直没有探明。通常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此前的研究解释皮炎发生的关键机制是皮肤屏障功能受损,这样,就无法阻拦外源性刺激物、过敏原、病原体进入体内,从而引起局部酸碱度改变,导致细菌过度增殖,进而触发免疫反应,引起炎性皮肤损害。同时也认为,免疫功能异常也是重要的发病因素。

德国学者的此次研究是这样进行的,首先,通过提高组织培养基中的氯化钠的含量,来培养记忆T细胞及幼稚T细胞,观察发现,氯化钠,能够促进T细胞的细胞因子和转录因子的丰度,说明高盐促进了细胞分化。随后,学者们比较了患有特应性皮炎的成年人的皮肤中的含盐量,结果发现,受损皮肤的钠浓度是未受损和健康对照皮肤的30倍。

学者们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又观察了银屑病和非银屑病患者皮肤中的钠含量,但是,发现银屑病病灶皮肤中钠浓度,与未受影响的皮肤之间没有差异。于是,学者们判定,钠浓度变化是特应性皮炎的祸首。因为,银屑病是由不同类型的T辅助细胞介导的,其发生机制与特应性皮炎之间有着本质的差别。

盐与特应性皮炎之间的关系,还有另外的佐证。在以往的研究中,曾经证实,患有特应性皮炎的患者,其皮肤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水平会有所升高,这些细菌会在含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而其他共栖细菌则会受到盐的伤害,没有多少可以生存。研究团队的负责人指出,此次的研究结果虽然证实了盐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生之间的联系,但是,目前还不能完全确认饮食中的盐摄入量与特应性皮炎间的确切关系,研究团队将继续探究,力争早日用确凿证据来回答这个疑问。此项研究给咱们普通百姓的提示是,疾病成因很复杂,疾病防治是综合工程,而保持良好生活行为往往是其中的关键。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